自国家电网2014年向民间资本开放电动车充电桩市场后,在此后三年多的时间,涌入了众多参与者,一时间充电桩数量应声暴涨。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,截至2017年底,中国各类充电桩达到45万个,其中私人充电桩24万个,公共充电桩21万个,保有量位居*,是2014年的14倍。
另据2018年7月11日,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:截至2018年6月,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71751个,充电设施保有量平稳增长。此外,2018年上半年各省、区、市公共和私人充电设施保有量平稳增长,充电电量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,总体较上月有一定幅度增长。新增部分的公共充电桩(含)同比增长90.6%,公交、出租等车辆的电量增长呈上升趋势。
尽管近几年充电桩行业发展势头看似良好,产业顺理成章地开始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,业务急速扩张。但事实上,却还存在着不少问题。虽然行业前景被一致看好,但目前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并未*成熟。标准、规划和土地三大问题拦在充电桩建设的路前,充电桩建设也并不一帆风顺。故而,在此背景下充电桩行业面对汹涌而至的“浪潮”,又将如何逆水行舟呢?
面临问题:“有车无桩、有桩无车” 等现象并存
面对充电桩现状,行业人士纷纷感知,充电桩产业虽已告别跑马圈地,但目前国内充电桩行业仍面临相关壁垒。近几年,充电桩一直保持迅猛增长的发展势头,部分地区呈现出发展过快,与电网不协调等问题。建桩不合理,随即也面临:“有车无桩、有桩无车等现象并存”。据中汽中心实验所电气系统室主任黄炘表示,就目前充电桩推广进程来看,2020年我国500万充电桩的推广目标很难完成。
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,充电桩整体规模仍明显滞后。一方面,充电桩与同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模不匹配;另一方面,充电设施的布局不合理,充电桩的使用率偏低,企业缺少可持续、可复制的商业发展模式。
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,按172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计算,车桩比约为3.8:1,远低于1:1的建设目标。充电桩建设缺口大、充电设施配套难,充电设施利用率偏低等矛盾突出。由于不同城市的公共充电桩利用率水平不一,“大跨步”的建设速度也带来了大批充电桩闲置的问题。
中国客车网通过查阅相关统计数据获悉,目前北上广城市地区充电桩利用率达70%,但二三线城市的利用率却极低。虽然中国充电桩总量可观,但公共充电桩平均利用率仅为15%,有些充电桩甚至成了僵尸桩。目前市场上的充电设备质量参差不齐,部分充电桩无法有效使用。由于初期的“跑马圈地”,很多企业建桩时并没有考虑市场需求,只专注于抢地盘和扩充*。还有一些充电桩装得很偏远,有效的充电桩数量并没有(统计的)那么多。
此外,中汽中心与国外车企曾在2016年对10个城市做了电能质量的测试,根据长期的测试,发现存在充电桩电压不稳定、电压谐波严重的情况。加之燃油车占车位等问题,还有充电桩性定位不高,增加了消费者准确找到充电桩的难度。而且在充电和启动的流程上,间接设计方面也存在操作特别繁琐的情况;以及支付方面,就目前来说也没有真正的实现互联互通。凡此种种,都直接导致用户体验差,严重影响用户使用。
破解之道:合理化运作 优化配置资源力度
对于充电桩行业来说,依托于电动汽车的繁荣,作为电动汽车的“加油站”,充电桩建设的全面开展,无疑会提供巨大的市场。但要满足5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,充电桩企业的盈利情况并不理想,如果没有新的盈利模式出现,将会影响到充电设施的普及。
2018年6月举行的“2018中国充电桩创新feng会”上,国家能源局信息中心原巡shi员孙耀唯表示:“充电桩产业发展尚不成熟,但在政府指引和可预见的庞大市场需求下,未来几年,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产品技术,都将迎来重大变革。” 毋庸置疑,充电桩是新能源战略推进的终端市场,发挥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力度,对资本的盈利有极大好处。但从实际情况看,各地落实程度和执行效果不一,不少地区不同程度存在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,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力度和合理化运作。
据中国客车网了解,在政策引导下,未来将有更多的商业模式涌现出来,包括车桩联动、车桩一体等等。另外,充电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也会促进充电产业多元化,包括电磁更换技术等,充电技术的便捷化和多样化也将提升充电桩的普及率。未来,让充电站建设更充分地与市场融合,重构充电产业未来的商业模式,也要加大力度关注超级充电站、无线充电、互联共享等多种新技术、新应用。
此外,如何提高电桩使用效率,缩短回收成本周期成为充电桩企业扭亏为盈的关键。眼下,愈来愈多的桩企开始寻求充电业务以外的盈利方式。多方应对,市场优化配置资源,推进合理化运作;在充电桩产品设计及应用方面,细节仍需优化;而在功能设计方面,应该侧重新旧标准的调整;对充电设施方面,应适当做兼容性的设置,充分发挥发展新业态及新模式。
一个行业发展走向成熟,必然会经历重重考验。根据现有市场表现来看,充电桩产业逐步转变发展方向、注重用户体验,以及“互联网+相关”商业模式创新,以期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。疾风知劲草,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,才能知道谁是真正的强者。而在今后很长的一个阶段,充电桩企业需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,不断刷新现有成绩,创造新的高度!因为——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这个道理大家都懂。
电话
微信扫一扫